找到相关内容352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正理经》简读(六)

    一点儿的地方。太近了干扰大,太远的话你吃不上饭,要饿的。这都不行。   现在呢,我们把寺庙盖在城市中,说是城市中人心更躁,更需要宗教来抚慰,这是找借口。还说什么若角度来看,就不一样了。是的,角度是不一样了,可我为什么要角度?我是一个人,我不站在人的角度说事儿,我圣者的角度来说事儿~~是不是胡说呢?恰恰是胡说!人要是想找借口,那可是太容易了。   4.2.43 (有人说)即使在解脱之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60438377.html
  • 佛教团结五大合作

    三教合一”来呈现。儒释道三教之所以能融合共处,这不正是“宗教对话”、“宗教交流”之后的结果吗?角度观察,则了解,佛教不论在印度大陆开展,或是在中国大陆弘扬,都与当时当地的文化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。...在佛教义理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。句话说,若佛教义理的精神亦充分展现出“组织制度”的特质,那么,佛教的团结合作便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了。  二、从“因果”和“缘起”角度看佛教团结合作的必要性  值得欢喜...

    会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3839326.html
  • 寻找上师·与师父相恋?

    !实际上,“痛感十足”,重建工作较敏锐,细节都不会被忽略。只有住过好房子的人,才知道如何过得更好,也较能体会什么是“好师父出手的好功夫”。   角度,看看这些大师们,一肚子本事,不就是要...不起来的考验。   藏传佛教在西方世界盛行之后,发生了许多著名的师生恋丑闻被学生们揭露,闹上公堂名闻四海的索甲仁波切就是最佳范例:学生打翻醋坛子想闹两败俱伤。适巧,两性关系开放的西方没有...

    陈念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4543794.html
  • 最高的价值——智慧

    说:“博学之,审问之,……笃行之。”为什么孔子不顺序说:“笃行之,审问之,博学之。”显然是因为知在先,行在后之故。所以到了后代,王阳明才说:“真知乃能力行。”孙中山先生说:“革命的基础在于高深的...,一个没有智慧的人,那么他肯定是对万事万物执迷不悟的人。他一定活得很痛苦,没有希望,一定得受人愚弄,受环境摆布。他不能自甘淡泊,他的欲望极高,可是他不知如何去获得所欲之物;若一旦得到了,反而招来更多...

    侯秋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5644813.html
  • 在人间

    轨迹奔赴各自的命运之旅。前人如此、今人如是,后人还将重演相同的故事,只不过躯壳、种方式而已。生活的实质其实一模一样,无外乎生老病死。我也同样,毕业后被分配至广播电视局工作,担任会计并负责广告的宣传...从地洞中、树背后还能发现几只探头探脑的小兔子,悄悄向四周张望。在黄昏灿烂而透明的光线中,蝴蝶飞舞的翅膀划过美丽的弧线。    经常有人说我这个院子像植物园,还有人说像印度的红花花园。我却觉得这个院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4944972.html
  • 生活禅吸引知识精英追寻人生深层意义

    经历了合作伙伴离开等“大事件”。“如果是普通人我不知道会怎么样。但我当时可能真的得益于生活禅,把自我从那件事带来的直接后果中抽出来。后来我角度发现,这样做也好。可能是减少内耗的途径之一。”  华严...

    余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2645211.html
  • 艺术中的真实

    一部艺术史,如果角度来看,也可说是一部真实与虚幻不断轮换的历史,只不过,每个时代流派都自认真实,而往者当然是虚幻的。  古典写实的典范是希腊雕刻,<米罗岛的维纳斯>被认为完美极了,其神态与身躯均...标准,它是依时代的需要而存在的,每个时代的背景不同,真实的意涵也就不同,而上个时代的真实在下时代就可能视之为虚妄,而今日之虚妄也可能在他日成为真实。甚至,同一个时代就存在真实与虚幻的极端发展。   ...

    倪再沁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4545425.html
  • 最高的价值

    《中庸》孔子说:“博学之,审问之,……笃行之。”为什么孔子不顺序说:“笃行之,审问之,博学之。”显然是因为知在先,行在后之故。所以到了后代,王阳明才说:“真知乃能力行。”孙中山先生说:“革命的基础...心灵的不足。   反过来看,一个没有智慧的人,那么他肯定是对万事万物执迷不悟的人。他一定活得很痛苦,没有希望,一定得受人愚弄,受环境摆布。他不能自甘淡泊,他的欲望极高,可是他不知如何去获得所欲之物...

    侯秋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4345938.html
  • Y世代的学佛学分

    结果,可能会减少学员参加的意愿。他建议不妨角度思考,这些初学佛、甚至未学佛的学员,其实才是学佛营要服务的对象,只有先吸引他们进入佛门后,他们才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佛法。  要有不一样的特色  在打工机会...大专同学集体讨论出的点子,他们虽然常是前届营队的学员,却因为从佛法得到成长,而在感恩与感动中,又投入营队的策划,希望接引新的学子学佛。  常背黑书包在寺院中跑进跑出的林靖皓,便是其中一位,他经常...

    张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0648611.html
  • 佛教与地理风水

    中国人自古相信的“地理风水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祸福”的说法,却一直牢不可破的深植在多数人的心中,直到今天,不只买房子、搬新家要看地理风水,就连新官上任,也要改变一下大门方向,办公桌角度,以图好风水,甚至家里有人往生,筑新坟更要请来地理师选好地理,以致到处可见乱葬岗似的墓园景观。  地理风水真能左右人的祸福吗?地理风水有其原理可循吗?佛教对地理风水的看法如何?以下分述之。  地理风水的原理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5451238.html